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25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未来不是梦

[复制链接]

7

主题

9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9 16:2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内蒙古呼和浩特
【活动分析】
理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是一种与个体的现实生活密切相联系的对未来的向往、憧憬。理想是由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在某种程度上表现着一个人的整个心理状态。目标分为理想目标和现实目标,理想目标即长期目标,现实目标即阶段性目标。
人所具有的四种理想,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在理想的体系中居于最高层次。初中阶段,少年的理想主要是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社会理想还较少考虑。高中阶段开始逐渐产生社会理想。对于少年来说,理想就是未来,不是现实。高中生则不同,其理想能够经常和现实生活相联系。他们逐步在内心感到,理想不仅是未来,更重要的是未来的现实。“未来”开始成为他们必须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这种对未来的紧迫感是他们以前从未体验过的。他们必须面对未来的现实,更多关心自己现实的未来。本设计就是根据高中生的理想的特点,引导高中生设计自己的未来,激发其最高层次的理想——社会理想,确定行动目标,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活动目标】
①        懂得树立生活目标的意义(认知目标)。
②        激发学生树立目标的强烈愿望(情感目标)。
③        学会如何设计目标,完成自我目标的初步设计(能力目标)。
【活动准备】
①设计我的未来(理想目标)、设计我的未来(现实目标)两种目标卡的制作
②制作课件。
【适合年级】
     高一年级
【活动过程】
一、导入:生命线的沉思
请同学们画出自己的生命线,并估计一下你的寿命(根据你的愿望,长辈寿命、当地人的平均寿命),写在生命线的右端,再按比例标出你现在的年龄。
教师:每位同学都画出了自己的生命线,同学们有什么体会?
学生:生命是有限且短暂的。
二、畅想未来
每个人都从过去走来,又从现在走向未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向未来。大家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前进、前进,看到了一些曾经向往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时间在慢慢流逝,我们继续前进,时间在慢慢的流失。十年了,这时你又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
再往前走,时间不断的流逝。15年了,我们又看到15年后的自己,身体是否健康?工作是否取得成绩?少年时的梦想是否实现…… 15年了,你看到了15年之后的自己,你在做什么?
思考:
1、你看到自己的将来了吗?看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看到的自己的将来即其现在给自己设计的未来。(这部分学生引导其设计自己的未来与理想的同时,要引导他们设计自己的现实目标即阶段目标,如何逐步实现理想,达到目标)
2、如果没看到,想一下为什么?(表明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设想,没有长期的理想与目标,这部分学生引导其树立理想,设计未来,再逐步实现理想,达到目标)
三、野外探险
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沿着十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步行。
第一组的人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是。刚走了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时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一半时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越低。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段,但路边没有里程碑,他们只能凭经验估计行程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就想知道他们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时,大家情绪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程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1、你认为各组会产生怎么样的结果?为什么?
2、现在你处于哪组中?你想进入哪一组?
四、如何设计目标
目标分为理想目标和现实目标,理想目标即长期目标,现实目标即阶段性目标。
请同学们拿出分到的两张目标卡:
1、设计我的未来(理想目标)
要把长期目标转化为现实目标逐步实现,现实目标的设计方法为5 W 1 H定律:
Who       我是谁?     (就是现在的)
Where      我要到哪里去?
What       我要做什么?
Why        为什么?
When       什么时间开始?
How        怎么做?
2、设计我的未来(现实目标)
五、设计我的未来(播放背景音乐《我的未来不是梦》)
请同学们根据两张目标卡开始设计你们的未来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