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5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青少年依赖型人格障碍的诊断及防治(一)

[复制链接]

1275

主题

1476

帖子

566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64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10:4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
     (一)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案例表现
  在幼儿园里,我们通常可以发现有那么几个孩子,每次家长带他们到幼儿园时,总要哭闹一场,痛苦得犹如生离死别。在学校里,也有恋家特别严重以至于无法住集体宿舍的学生,这些孩子对家长有着过分的依赖。许多家长过分迁就孩子,孩子也乐得完全依赖父母,父母一不在身边,便会手足无措,大哭大闹。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例如:周某,女,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考上某地大学后,日日夜夜都在想家。晚上一上床就想家,很难入眠,梦中常常梦到父母,醒来就感到心酸。一听到广播里放的音乐有“妈妈”的内容就会哭。在街上、在校园里听到的都是外地口音,就觉得自己是被抛弃到异地的游子,真是孤独极了。对班上组织的活动毫无兴趣,只想转回家乡的大学上学。因此在同乡的陪同下来心理诊所就诊。据了解她是父母的独生女儿,因而倍受宠爱,上大学前她的一切事务都是由父母料理,连自己的衣服鞋袜都不用自己洗,她认为只有家里才是最安全的幸福乐园。

   (二)青少年依赖型人格障碍的诊断特征
  依赖型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人格障碍。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v1)中将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特征定义为:

  1.无主见。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事物不能做出决策。

  2.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作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该选择什么职业等。

  3.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遗弃。

  4.无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或做事。

  5.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6.害怕孤独。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以逃避孤独。

  7.难以接受分离。当亲密关系结束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8.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

  9.易受伤害。很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只要满足上述特征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依赖型人格障碍。

  依赖型人格障碍对亲近与归属有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与真实的感情无关。有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趣味、人生观,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别人对他的温情就心满意足了。依赖型人格的这种处世方式使得他越来越懒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由于处处委屈求全,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压抑感,这种压抑感阻碍着他为自己干点什么或有什么个人爱好。

  心理学家霍妮在分析依赖型人格障碍时,指出这种类型的人有几个特点:

  (1)深感自己软弱无助,有一种“我多么渺小可怜”的感觉。  当要自己拿主意时,便感到一筹莫展,像一只迷失了港湾的小船,又像失去了教母的友姑娘。

  (2)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有吸引力,比自己能干。

  (3)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