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4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女儿考上大学父亲拒付学费 称宁可带其做生意(一)

[复制链接]

300

主题

877

帖子

9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62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5 16:0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Ghost 于 2014-8-15 16:07 编辑

女儿考上大学父亲拒付学费 称宁可带其做生意

      手拿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家住槐树店路的玲玲(化名)却不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

      今日是很多大学的开学日,在新生们忙着开始迎接大学生活时,家住槐树店路的玲玲(化名),却在为上大学的事和父亲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谈判。虽然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玲玲的父亲固执地认为“读书无用”,他宁愿出钱资助玲玲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

      19岁的玲玲出生在川北的一个小村子。父母和所有的亲戚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父母都只读完了小学,就开始自己做小生意。5年前,觉得成都是大城市,更好赚钱,父母带着玲玲和弟弟举家搬到了成都,在槐树店路附近全款买了套房还买了个小铺面,靠着这个铺面做着小生意。“我们家经济条件不错,不缺上大学的钱。”玲玲说,父亲反对主要是认为上大学没什么用。

      焦点:她想读大学,出路在哪里,还有一个星期,录取玲玲的大学就要报到了。由于得不到父亲的支持,玲玲也曾尝试其他的办法来筹大学学费。她先是想申请助学贷款,但是仔细研究了相关政策之后,她发现自己根本够不上贫困的资格,无法申请贷款。她想借钱,但是和家里的亲戚关系一般,加上亲戚和父亲的观念一样,她觉得是没法从亲戚那借到学费。

      玲玲对好朋友蓉蓉诉说了这件事。蓉蓉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大学,父母直接打了一万余元过去,蓉蓉说,交完所有费用应该还剩下2000元左右,她要把这2000元都借给玲玲,支持玲玲读大学。

      然而这离四年的大学学费相差甚远。眼看就要开学了,昨日,玲玲再次和父亲进行了沟通。父亲依然还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希望女儿相信自己,读书没有什么用,自己为她规划的道路是自己亲身实践过的。这些话说了无数次,玲玲有些疲惫,也有些无奈,她只是坚定地看着父亲,不断地重复着“我就是想读大学”这句话。

      最终,父亲撂下了一句狠话,“反正我是不得出钱的,就算你自己找到学费生活费,只要你去读了大学,我以后再也不得管你。”女儿的追求我非常爱读书,喜欢泡在图书馆里。书本打开了我的眼界,提高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读大学,才能让自己更有修养、更有层次,大学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我不想成为只会做小生意的农村人,不想过父亲那样的生活,“思想封闭、眼界和层次低,没有任何精神追求。”

      做个有层次的人 我要读大学,我不想过父亲那样的生活,思想封闭、眼界和层次低,没有任何精神追求,父亲两次反对我读大学 “我们家经济条件不错,不缺上大学的钱。”8月30日,在槐树店路一家茶楼,玲玲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与其他因为贫困不能读大学的同龄人不同,父亲反对主要是认为上大学没什么用。

     “实际上,从小学到高中,他都没有反对我读书。第一次发生分歧是我去年复读时。”去年,玲玲高考发挥不好,只考上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三本院校。当玲玲把自己的复读决定告诉父亲时,父亲第一次表现出对读大学的反对。“他告诉我,读大学没用,还不如直接出去打工。随后、玲玲和父亲为此进行了长达一周的沟通。”由于我自己联系了一所高中复读,不仅不给学费,每月还有200元的补贴。因此父亲并没有太过坚持,我也顺利复读。“

      通过一年的努力,今年8月初,玲玲终于接到了自己很中意的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还没来得及分享考上大学的喜悦,她不得不再次就“读不读大学”问题和父亲开始了长达一个月的“谈判”。“我们几乎每天都会谈到这个话题,双方都想说服对方。”玲玲说,在父亲看来,花几万元读个大学,出来很有可能找不到工作,几万元钱白白丢了。即便大学毕业出来找个工作,月薪也不过两三千元,“和高中毕业就去打工能赚到的工资几乎一样,浪费了钱还浪费了四年的时间,不值!”

      父亲告诉玲玲,“你现在就进入社会,开始打工,当个服务员,学习点别人的经营方式,锻炼几年后,我出资给你开个店,当个小老板,一样能赚钱。”父亲很爱我,但从不过问学习“从小到大,父亲很爱我,只是从不过问我学习上的事。”玲玲说,与别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不同,父亲认为,成绩好坏,并不重要,能够赚钱养活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到成都的时候,玲玲读初二,后来因为成绩好,中考免试进入高中。玲玲说,自己非常爱读书,在他人眼中最苦的高中生活她都觉得甘之如饴,她喜欢和同学在一起,喜欢解决问题的过程,一道题想了几天都没想出答案,在梦中突然解答出来都能让她欣喜若狂。平时有点时间,她就泡在图书馆里。玲玲说,书本打开了自己的眼界,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玲玲看来,只有读大学,才能让自己更有修养、更有层次,大学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玲玲否认了父亲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爸爸也不关心弟弟的成绩,他准备等弟弟初中一毕业就接手经营家中那个小铺子。”玲玲说,在生活方面,父亲很关心疼爱自己和弟弟,她和父母经常一起散步聊天,就算因为读大学的事意见发生分歧,父亲也未打骂过自己。父亲的固执,玲玲说自己都认真分析过。她认为,一是父亲的个人经历,他从农村出来,没有文化,做点小生意,赚了点小钱,目前也过得还不错;二是家里所有亲戚的娃娃,基本都是初中毕业,就去学了美容美发等技能,然后开个小店,也能谋生;三是现在有些大学生毕业后没找到理想的工作,父亲更加认为读书没什么用。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