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5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亲子关系] 迷恋夸奖对孩子无益

[复制链接]

1275

主题

1476

帖子

566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64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27 14:2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
       时下,从孩子系鞋带到用手指胡乱涂鸦,甚至拍巴掌,父母都会慷慨地给予夸奖。夸奖成了父母用来对付孩子的一个便捷有效的方法。家长注重拿好话哄住孩子,却对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观念重视不够。

  支持和鼓励并没有错。但正如一味惩罚并不可取,而一味地夸奖同样弊大于利:

  1、用夸奖来控制孩子:孩子都渴望大人的认同,这是夸奖能够立竿见影的原因所在。夸奖孩子,与其说是出于孩子情感上的需要,不如说是大人的方便,借此让孩子服从我们的意愿而已。

  2、孩子会对夸奖上瘾:我们常可听到这种说法,即夸奖能够激发孩子的信心和自尊。而实际上它却是增加了孩子的依赖性。越是夸奖,孩子就越依赖我们的选择来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断。博取更多的认同成了孩子衡量价值取向的标准,由此产生恶性循环。结果,过多的夸奖非但没能使孩子相信自己,反倒让他们更缺乏自信,碰到困难更容易放弃,也少有主见。

  3、会剥夺孩子的自豪感:孩子应该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去做一件事,并在做成后为自己感到高兴。每次夸奖孩子,我们就是在告诉他们怎么去看待他做的事。研究发现那些在干了一件富有创意的事而受到夸奖的孩子做另一件事时却往往出错,还不如那些没有受到夸奖的孩子做得好。一来是因为夸奖给了孩子一种压力要把事情做好,二来是因为孩子一心想着怎样保住大人的夸奖,唯恐把事情做坏而不喜欢冒险,但冒险恰恰是创造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过多的夸奖会激励孩子去追求更多的夸奖。一俟夸奖不再,他所做的便也不重要了。

  不但如此,父母不加思索、脱口而出的夸奖委实忽略了孩子行为背后的思想、情感和观念。比如,一个孩子出于种种缘由和别的孩子分享点心,或许是为了得到大人的认可,或许是不想让其他孩子挨饿。但夸奖却忽视了这些动机的差异。而且,还差强人意,鼓励的往往并不是孩子的初衷。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夸奖却不能与之比肩,它与父母的爱不同。夸奖夹带种种限制,孩子只有在通过大人设定的目标和极尽取悦父母之能事之后才能得到。要知道,当无条件的爱奉献给孩子的时候,种种夸奖的字眼便是多余的了;而当这种爱游离开去,那任何夸奖也无济于事。

  这里介绍几种替代方法供父母参考:

  1、什么也不说:孩子往往需要人为的理由才会表现良好。父母应该试着让你的孩子去发现良好行为举止的内在价值。

  2、把你看到的实事求是地说出来:如你的孩子画了一幅画,不要去评论它的好坏,只需如实地说“这头怪兽看上去好可怕噢!”或者“你画画的颜色很鲜艳啊。”

       3、强调对别人的影响:如果别的孩子需要关心,你可以对自己孩子说,“瞧佳佳的脸,如果你给她饼干她看上去会高兴的。”这种回答和夸奖的区别在于你强调的是你孩子的举动对其他孩子的影响,而不是你自己的感觉。

  4、提问:设法找到孩子对自己干的事最得意之处。问一些诸如“这幅画最难的部分是什么?”或者“你用什么方法让脚的大小正合适?”要比冷冷的夸奖更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培养她的兴趣。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