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5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辅导案例(三)

[复制链接]

249

主题

373

帖子

12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35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4 11:5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黄浦区
      四、结果与思考
  当事人很善于思考,是个很有想法的女孩,但却自我封闭而感到痛苦。有关人际交往、自我概念及生死问题,基本上是自我同一性混乱时期的个体必然经历的成长课题。当事人有较高的领悟能力,表达能力也很好。在咨询的过程中,她时而眉头紧锁,时而频频点头,这表明我们的咨访关系一直很好。在渐行渐深的有效沟通中,当事人慢慢摘下了自己长期以来的负性情绪面具,重新评估了自己的人际交往圈,也越来越接受正在成长中的自己,不断收获新的成长启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些问题只有个体亲身经历过,才能有深刻的体会和领悟。

       五、反思
  反思辅导的整个过程,我认为咨询能够顺利推进的因素突出在以下几点:
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营造安全与信任的氛围。咨询未开始时,当事人已经在团体咨询中试探了我的可信任程度。看来团体咨询中的我没有令她失望。而在单独咨询中,我的耐心倾听和同理,更让她感觉到安全,从而愿意袒露心迹。

       允许充分宣泄,无条件地接纳与关注。充分宣泄是了解其内心想法的前提条件。团体咨询时,当事人所提的问题与团体目标不相关,在宣泄了郁积已久的情绪后,我赋予她的问题以积极的意义,让她觉得自己得到了无条件的关注,坚定了解决困扰的决心。
描绘人际温度计,直观呈现友谊圈
   
       人际温度计的描绘,让当事人直观而形象地看到自己友谊圈的断层。她可能从来没有去评估过自己的人际交往圈,看着“温度计”,当事人很快就领悟到了可以通过拓展朋友圈来转移对至亲密友的过分关注。
   
       运用自我暴露技术,接纳成长阵痛的自我青春期的个体,由于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再加上知识阅历的局限,难免会认为天底下只有自己才有这样那样的困扰,从而自我封闭,形成非理性想法。因此,通过自我暴露技术,当事人了解到了原来心理老师也曾遇到过类似的困扰,这就增强了她面对问题的勇气,重新接纳历经成长阵痛的自我。

  咨询的遗憾与不足:
  当然,心理的困扰难免会出现反复。有些问题的探讨必须多次分析才可能深刻体悟。但是,时下正是初三的最后冲刺阶段,当事人根本就没有多少时间来探讨那些令人彷徨的成长课题。本着对升学的负责,我也只好让当事人先释然“绝情信事件”,然后将时间和精力回归到初三的复习当中,成功跨越重要的人生阶段。
   
  总体而言,本个案围绕着个体必然经历的成长课题,从“未竟事物”出发,采用宣泄、倾听、释义、质疑、自我暴露、换位思考等多种咨询技术,辅之以纸笔、故事、两可图等多种工具,达到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3

帖子

7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6
QQ
沙发
发表于 2015-4-8 09:35: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南长沙
不粗  慢慢分享学习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