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5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虚拟现实暴露疗法治疗焦虑障碍研究述评(二)

[复制链接]

363

主题

765

帖子

7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81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31 12:07: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本帖最后由 津巴特别多 于 2014-7-31 12:20 编辑

     2.2恐高症

      已有的许多研究都比较关注虚拟现实暴露疗法治疗恐高症的有效性。在已有的研究中,有4个个案研究。有4个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研究。在所有的研究中,除了提供被试视觉和听觉刺激之外,还有触觉刺激。个案研究表明,用虚拟现实暴露疗法治疗恐高症有效。然而,在Kamphuis的个案研究中,虚拟现实暴露疗法没有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3个虚拟场景,每个1小时),只有把被试置身真实场景进行系统系统脱敏治疗时,病人的恐高症才有显著的改善。

      Emmelkamp以组内实验设计开展了针对真实环境标准化暴露疗法与VERT疗法疗效的比较研究。所有的被试(n=10)先接受两个虚拟场景(为期1小时),然后再接受两个真实场景下的暴露疗法治疗(为期1小时)。虚拟场景是高高的跳水台和游泳池,有玻璃电梯的塔楼。真实环境刺激是火灾模拟,18层楼高的阳台、五层楼的屋顶。研究发现,虚拟现实暴露疗法与真实场景暴露疗法在治疗恐高症上同样有效。由于实验设计上的顺序效应,先呈现了虚拟现实场景,然后是真实场景,所以还无法得出最终的结论。

      2.3 飞行恐怖症

      在治疗飞行恐惧方面,虚拟现实暴露疗法的优点很多。而且,与传统的暴露疗法相比,虚拟现实疗法也有巨大的优越性。虚拟飞行成本很低,飞行可以无限制的重复进行,飞行中的不同天气状况通过计算机程序可以在几秒钟之内模拟出来。

      以虚拟现实暴露疗法治疗飞行恐怖症的第一项随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研究,随机分配被试到虚拟现实暴露疗法组、真实场景的标准化暴露疗法组以及等待名单对照组。所有实验组被试都接受了8个场景的治疗过程。前4个部分包括焦虑管理,这些对于参与治疗的被试都是一样的。后4部分为暴露于机场环境中,或者是真实暴露,或者是虚拟情境暴露。虚拟情境暴露包括:通过头盔显示器向被试呈现含有视觉和听觉刺激的虚拟飞行,同时在被试的座位下面安装装置,使被试有飞行时的震动、颠簸感。真实场景的标准化暴露,被试要置身于真实的飞机飞行前情境中(检票、行李托运、坐在静止不动的飞机里面)。治疗结束之后,所有被试都要接受行为回避测验。行为回避测验结果和被试的自陈式报告都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虚拟现实暴露疗法和标准化的真实场景暴露疗法要更加有效。在治疗之后的6个月以及12个月的追踪研究中,治疗效果保持稳定。

      研究者也比较了虚拟现实暴露疗法组和想象暴露疗法在治疗飞行恐怖的疗效。研究结果发现,8个场景的虚拟现实暴露疗法要比8个场景的想象暴露疗法更加有效。而且,虚拟现实暴露疗法结合生物反馈要比单纯的虚拟现实暴露疗法组在治疗飞行恐怖上更加有效。

     2.4创伤后应激障碍

      Rothbaum  (1999)等人用虚拟现实暴露疗法治疗了越南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这些越南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一个共同反应是:他们对直升飞机的声音有非常强烈的情感反应。虚拟现实疗法对治疗这些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研究被试是美国人,中产阶级,符合DSM-Ⅳ诊断标准。失业,并且接受美国退役中心管理局的补助金。治疗一共分成14次。第一次是搜集信息,让来访者了解治疗原理,从情感加工的角度阐述治疗原理,教会来访者呼吸放松方法,来访者熟练使用虚拟现实设备。在第2次和第3次咨询中,把来访者暴露于虚拟的丛林环境和虚拟直升机中。虚拟丛林环境包括声音效果(枪声、直升飞机声音、地雷爆炸声、男人喊叫声)和视觉效果(直升飞机飞过头顶,起飞)。在虚拟直升飞机中包括声音效果(马达声、机关枪、爆炸声、男人喊叫声),视觉效果(直升飞机内部控制仪表、导航员、从直升飞机能看到外面景观)。研究表明,虚拟现实暴露疗法对于治疗越南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非常有效。

      Defede和Hoffman开发了一套虚拟现实环境。通过虚拟现实暴露疗法治疗2001年9.11世贸中心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

      在这个小样本研究中,使用虚拟现实暴露疗法的10人中,有9个人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得以缓解。7人接受虚拟现实暴露疗法后,不再有PTSD症状。有5人曾经接受过传统的心理治疗,但是效果不佳,在接受虚拟现实疗法之后,PTSD症状的25%~50%得以缓解。在接受虚拟现实暴露疗法6个月之后,进行追踪测验,VRET的治疗效果仍然很稳定。

      3 虚拟现实暴露疗法的机制

      虚拟现实暴露疗法被认为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认知行为疗法的自然扩展。到目前为止,几乎很少有研究涉及到虚拟现实暴露疗法的内在机制。根据Foa和Kozak的情感加工理论,在治疗过程中,来访者的恐惧记忆要被激活。在这部分,简要回顾虚拟现实暴露疗法的认知机制、生理心理机制研究。

      3.1虚拟现实暴露疗法的认知机制

      以往研究在分析虚拟现实暴露疗法的认知机制时,使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对恐怖刺激的自动加工,通过评估来访者自我效能感以及自我评价的变化来评估来访者认知的改变。

      在其他的虚拟现实暴露疗法认知机制研究中,有研究者把积极的自我评价和消极的自我评价作为考察的认知变量。积极的自我评价是一种对情境的主动控制感,而消极的自我评价可能会导致个体出现回避反应。在一项针对飞行恐惧(n=14)和恐高症(n=20)的研究中,在治疗过程中,研究者评估了被试的自我效能以及消极的自我评价。被试接受了4个星期的虚拟现实暴露疗法治疗(一共4个虚拟现实场景,每个场景50分钟)。研究结果表明,在接受虚拟现实暴露疗法后,被试的自我评价有了显著性的变化:4个场景的虚拟现实暴露疗法显著降低了被试的焦虑感,增强了被试的自我效能感,被试的消极自我评价降低。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