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57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源分享] 内观疗法

[复制链接]

249

主题

373

帖子

12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35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7 13:2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内观疗法

  内观疗法(NauKan Therapy)是日本奈良县吉本伊信于1953年提出的著名心理疗法之一,是一种改善自我中心意识的心理疗法。内观疗法的主题是:把自己的一生分成若干年龄段进行回顾,对自己人生中的基本人际关系进行验证,从而彻底洞察自己的人际关系,改变自我中心意识。

  理论:

  思想渊源:吉本伊信所创的内观疗法,可以说是直接受了日本净土真宗「身调」的影向。这是一种不饮食、不睡眠去悟生死无常、转迷开悟的修养。在佛教中的内观指的是观察事物的本来面目,是一种如实觉察自己身心的实相,而达到净化心灵的过程。从观察自己的呼吸开始,使心专注,而后用这种敏锐的觉知,去观察身上的感受,体验无常,苦、无我的真谛。

  吉本认为不眠、不饮食相当痛苦,将会阻挠人求道进取之心,而且不能持久。吉本伊信所创的“内观”指“观内”、“了解自己”、“凝视内心中的自我”之意。借用佛学“观察自我内心”的方法,设置特定的程序进行“集中内省”,以达自我精神修养或者治疗精神障碍的目的。内观疗法可以称作“观察自己法”、“洞察自我法”

  内观疗法的人性观:内观疗法的人生观认为不光明的人都是病人,亦即在健康者与精神官能症患者之间未有明确的界线。内观疗法强调人性暗淡一面,要求患者学习正确的反省方法。

  罪恶的意识与接纳:内观疗法的罪恶感和一般所定义的罪恶感并不相同,一般认为罪恶感是来自防卫的罪恶感或者是对于他人加诸自己的束缚表示不满。而内观疗法则认为罪恶感是来自「自私」,也就是所谓的「我执」。吉本伊信说:内观的目的在于袪除「我执」。要袪除「我执」,在内观上需要先察觉自己的「我执」,如果以内观的自我省察三个观点来说,就是要察觉到自己得到别人的恩惠太多,却一直未注意及此,不但未感恩图报,反而带给别人太多的麻烦,自己的自我本位、放任、傲慢、匮乏体贴心是这些罪恶的根源。

  爱的重新体认和同理心与共同意识的建立:内观疗法除了要求去察觉个人的罪恶,同时也强调要去察觉他人的爱。爱的重新体认。

  内观法的基本课题是了解他人对自己照顾多少,自己又对这些人回报了多少。亦即检讨过去到现在的具体事实看是「施」多还是「受」多。要去体会在过去的人生过程中有有那些人关爱到我或别人我做的事情,有属物质的,劳力的还有精神层面的。而在内观的过程中,感受爱最强烈的,莫过于洞察到「别人为我有献身的、牺牲行为的爱,而自己却有背叛性行为,尽管如此,别人仍然宽恕自己」。换言之「自我牺牲」的宽恕才是人类最高的爱。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7

主题

744

帖子

7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69
QQ
沙发
发表于 2014-9-27 17:30: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soso_e163:}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18

帖子

19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1
板凳
发表于 2014-10-1 21:34: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西临汾
每天学习一点点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