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98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书] 《决策与判断》—生活中的启示

[复制链接]

0

主题

387

帖子

59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2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12: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长沙
Kahneman和Tversky (1982)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忽略偏差的存在。在这一经典研究中, 被试要在假定的决策选择情境中, 阅读关于保罗(Paul)和乔治(George)的内容, 并评价谁的感觉更糟。在情境A中, 保罗拥有A公司的股票。在过去的一年中他考虑过将A公司的股票转成B公司的股票, 但他没有这么**。他现在发现, 如果转成B公司的股票, 将多获利1200美元。在情境B中, 乔治拥有B公司的股票。在过去的一年中他将B公司的股票转成A公司的股票, 但他现在发现, 如果他一直持有B公司的股票, 将多获利1200美元。研究者发现, 乔治和保罗同样是面临潜在的1200美元的损失, 不同的是乔治损失1200美元, 而保罗则是没有得到1200美元, 但大多数被试均认为乔治的感觉更加糟糕。与不**事所引发的坏事件相比, 人们对**事引发的坏事件感觉更糟, 从而证明了忽略偏差的存在。自忽略偏差提出后, 引起了很多学者的研究兴趣, 其中一个经典研究是Ritov和Baron (1992)的假设疫苗接种决策的实验研究。在该实验中, 研究者发现, 被试不愿意为儿童接种存在副作用的疫苗, 即使疫苗所预防的疾病造成的死亡远远大于疫苗副作用所带来的死亡, 甚至有被试不能忍受由疫苗所造成的任何儿童的死亡。因为接种疫苗所带来儿童的死亡相对于拒绝接种疫苗造成的死亡, 被赋予更大的心理权重, 所以个体不愿意采取行为。Baron 在其随后的一系列有关疫苗的实验研究证实了忽略偏差的存在。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