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4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中考,家长当好心理调剂师要走出四大误区

[复制链接]

242

主题

527

帖子

53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5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11 09:55: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你也是蘑菇嘛 于 2015-6-11 09:58 编辑

       作为家长,我们深知中考对孩子的重要性,无形中会把压力传递给孩子,这最容易造成矛盾激化,对孩子的考前心理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其实,家长能做的就是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让孩子在温馨、宽松的氛围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在孩子应试准备已经很紧张的时候,千万不要火上浇油。以下几大误区需要家长避免。
  
       一、过分保护
  
       中考在即,有的家长在孩子考前有意或无意地制造出“一级战备”状态的气氛,为孩子督战助阵,以示关爱。如:有的家长不辞辛苦地为孩子找来各种复习资料,并语重心长地说:“十年寒窗,在此一举”;有的家长在孩子复习时,蹑手蹑脚地送去饮料,让孩子只管学习,什么家务劳动都不要干;有的家长想尽一切办法做很多好吃的让孩子吃,边吃边劝:“吃多 了身体好,考得才会好”等等。这一切行动只是在向孩子传达一个信息:现在可是关键时期,全家的头等大事就是你的考试,万万不能有什么闪失。这就会使孩子感到压力:家长把一切事业都放了下来,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如果考不好,对不起家长。这不利于孩子承担考试的责任,反而使其有一种替父母考试的感觉,有一种掌握父母命运的感觉。
 
       二、过分期待
  
       不少家长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爱把“至少要考500分”“一定要考上”之类的话挂在嘴边,有位考生说,“父母的期待给了我很大的心理压力,超越我实际学习水平的要求,我觉得力不从心,心里非常苦闷”,在这种心态下备考自然影响复习质量和复习效果。反而让孩子愈发悲观、焦虑,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家长不要拿别人来压孩子,尊重孩子的能力和人格。一些家长在考前总爱用榜样任务或人家的孩子来激励自家孩子学习,这十有八九会产生不良后果。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孩子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基本上已成定局,短时间内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因此,在孩子备考期间,家长不要提出什么考试目标,使孩子以平常的心态安心地备考。对家长来说,首要任务就是正确了解孩子的状况,接纳孩子的现状,不提不切实际地要求,你不妨告诉孩子:“只要尽到最大努力就行了!”

       三、忽视心理健康,不会倾听
  
       备考期间,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还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调节好考生的心态是中考成功的一半。越是临近中考,考生的心态调节越重要。当孩子向你说困难或心中的压力时,家长要多听少说。第一:不要说些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比如,孩子说总是担心考不好,你就不要说:“不要怕,考不好妈妈也不怪你,只要你尽力就行了。”孩子对你诉说压力时,并不总是意味着你马上要解决它,而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一种对你的信任,其实他可能知道如何解决这种压力。此时,他更需要你的理解和支持。你能做的,就是倾听。然后与他们分享自己当年的类似经历,使孩子感觉到真正被理解;第二,要注意采取开放式的交谈方式,如当孩子说心烦时,如果你回答:“烦也解决不了问题”,就不是开放式交谈,因为孩子觉得无法再谈下去了。开放式的交谈是这样的:“我能理解你考前的心烦,你感到最担忧的是什么?”这时孩子十有八九会进一步讲到某些具体的科目或具体的问题,你们的谈话就能深入了。可见,对于考前的孩子,你能做的就是给予信任。除了信任,你可能什么忙也帮不了。家长要作为孩子的“定心丸”,以自己的沉稳给孩子烦乱的心以安慰。
  
       四、经常唠叨,忽略细节
  
       家长在孩子复习迎考期间,不要反复说“你用用功呀”“你要考好呀”等似叮嘱又带几分警告意味的话。这样会使孩子产生逆反或惧怕心理,惟恐辜负父母的期望,思想包袱加重。不要笼统地问孩子学习的情况,如复习得如何了,有没有把握啊,能得多少分等,而是要问孩子需要什么帮助,有什么困难和难关,你可以为他做些什么等。考试前夕,孩子很容易出现饭吃不香、觉睡不着的现象。如调整不好,还会出现失眠、神经衰弱的症状。因此,家长应尽量保证孩子有丰富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关心孩子饮食起居的每一个细节。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