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71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文] 幼小衔接之心理衔接 作者:崔玉文

[复制链接]

2

主题

8

帖子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27 16:5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北武汉
现象
      刚刚入学的孩子,发现不同的学生,因为准备情况不一样,入学时表现出来的状态截然不同。有的孩子能完全适应小学生活,就像升了一个年级一样,轻松自如,水到渠成;有的表现出学习不适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阅读书写困难、理解能力差、不能依照老师的指令听说读写等;有的表现出社会性不适应,自控能力差,规则意识不强,与别人交往困难;还有少数学生不愿意上学,开学初每天哭天喊地,家长万分焦虑,生活在痛苦中。
概念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也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否快速完成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则是关键所在。幼小衔接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心理的衔接、知识的衔接、学习方法的转变以及新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等。
心理准备策略一,言语上的积极心理暗示
       刚刚入学的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离开朝夕相处的幼儿园小朋友,告别熟悉的老师,一整天也见不到无微不至关心自己的家长,会有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有些紧张害怕,这是很正常的。大人首先要给予理解,并且进行相应的准备。比如,经常对孩子说“你要上下学了,意味着你长大了,成为幼儿园小朋友的哥哥姐姐了,真为你感到自豪!”孩子听到这些鼓励,自信心也会悠然而生。家长要经常带孩子到即将升入的小学周围走一走,看一看,也可以与小学老师商量,带着孩子进入校园瞧一瞧,真诚地在孩子面前表达自己的感受:“你的小学真漂亮!在这里上学将是一件多么令人开心的事啊!”这种正面的引导会让孩子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我喜欢这个小学,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
心理准备策略二,给予自主权培养独立性
       带孩子一起选购学习用品,听他的选择,尊重孩子的愿望,恰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这些做法都在告诉孩子,自己长大了,有了更多的自主权,独立性,这对他今后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建议不要买过于新奇票廊的文件,这些对于小学生的吸引力比较大,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控力有点差,新奇的文具不利于其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
心理准备策略三,重新认知新的人际关系圈
       进入新的集体,重新认识新的同学,也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新学期开始,班级有自我介绍这个环节,就要鼓励孩子积极努力报名,家长也可以在家里与孩子一起演练,这样他们会更愿意参与这个活动。实践证明,自信勇敢的孩子往往最先找到新朋友。
       家长和老师也要经常提醒孩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主动积极和心同学交往,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尽快找到新的伙伴,起初进入新的环境,学生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适应和困难,甚至是同学之间的矛盾。碰到这类问题,孩子第一反应一般是要汇报老师,让老师及时处理,老师要告诉孩子不要回避,不要害怕,学着主动和同学做好沟通,消除误会,促进学生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很多事情老师会帮忙,包括吃饭,喝水,如厕等,可以说幼儿园老师提供了全方位的关心与细致周到的服务,到了小学,很多事情需要独立处理,这也说明孩子长大了,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家长应该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如果适应不老这个变化,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老师不喜欢我,不重视我”的想法,严重的话就会影响到学习,而且,幼儿园老师一般是两三个始终负责一个班的所有工作,基本不利考学生;到了小学,很多学科都是专职教师,老师负责教不同的班级,与每个学生的交流不会像幼儿园那么频繁、深入,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感就不能像幼儿园那么强。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任务不同、角色不同,否则有些学生会有一种孤独感、无助感。
         总而言之,如果孩子的心理衔接做好了,知识的衔接、学习方法的转变以及新的人际关系建立就不难了。总之,实现幼小衔接过渡,心理衔接很重要,这需要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努力。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5

帖子

14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4
QQ
沙发
发表于 2015-7-7 23:00: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参读了谢谢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