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心理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二) [打印本页]

作者: 米诺儿    时间: 2017-4-1 09:46
标题: 心理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二)
第三章 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2.内部感觉: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也即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
感觉阈限:引起感觉的一定限度的刺激量,或者说人的感觉器官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的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2. 感觉阈限的种类
       1)绝对感受性(人感受这种最小刺激量的能力)与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2)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的感受能力)与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也叫最小可觉差。
四、感觉现象
   1. 感觉适应: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受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
   2. 感觉对比不同性质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相互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1) 同时对比:两个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感觉对比
       2) 继时对比:两个刺激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感觉对比
  3. 感觉后像刺激作用后在人脑中暂时保留的印象。
  4. 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五、各种感觉
(一)视觉
     1.视觉刺激:380-750毫微米之间的电磁波
     2.颜色视觉
  1)颜色的概念: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
  色调:不同光波的不同感觉,引起取决于光波的波长。
  明度:颜色的明暗程度,主要取决于光的物理强度。
  饱和度:颜色的纯杂程度。
  2)颜色混合
a.色光混合:不同波长的光线同时作用于眼睛,引起的视觉。
  光线作用于眼睛,在视觉系统中的混合。
  相加混色。
b.颜料混合:颜料混合之后反射光进人眼中,引起的视觉。
  颜料混合之后反射光进人眼中,引起的视觉。
  相减混色。
  3)色觉缺陷——色弱和色盲(全色盲和局部色盲)
红色盲:“红”视锥细胞中填充的是“绿”视锥细胞的视蛋白;不能分辨红色和绿色,世界笼罩在**和蓝色里。
绿色盲:“绿”视锥细胞中填充的是“红”视锥细胞的视蛋白;不能分辨红色和绿色,世界笼罩在**和蓝色里。
蓝色盲:缺乏“蓝”视锥,世界笼罩在红色和绿色中。
(二)听觉
1.听觉刺激
16Hz—20000Hz的声波
2.听觉的基本特性
1)音调
声音的高低,由声波的频率决定。
2)响度
声音的大小,由声波的振幅决定。
3)音色
即音质,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作者: 米诺儿    时间: 2017-4-1 09:46
第四章 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认识。
二、知觉的特性(请注意教材中每个特性对应的例子的应用,非常重要)
1.知觉的整体性
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刺激物的个别属性,而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零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
知觉的整体离不开组成它的各个部分
对个别成分的知觉,有时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
2.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不是被动的登记知觉对象的特点,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
3.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仍保持它的稳定性。
4.知觉的选择性
通常情况下,人们将刺激物中的一部分选择出来作清晰的反映,而将其他部分作为背景
三、知觉的种类(请结合课本上的例子进行理解记忆,非常简单)
(一)形状知觉
(二)大小知觉:网膜大小、物体与知觉者的距离结合作用
(三)距离知觉(深度知觉)
1.单眼线索
(1)单眼肌肉调节:控制晶状体曲度变化的睫状肌的紧张度提供了距离的信息。
(2)对象重叠(遮挡):相互遮挡的两个物体,被部分遮挡的那个物体看起来更远。
(3)线条**: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看起来趋向于接近。
(4)空气**:物体反射的光线在传递过程中,由于空气的过滤和光线的散射等作用而发生变化,导致远处的物体显得模糊,细节不如近物清晰。
(5)相对高度:在视野中远处物品通常位置较高。
(6)相对大小:如果认为两个物体大小接近,产生网像较大的物体被知觉解释为较近。
(7)纹理梯度:近处物体纹理清晰分明,移向远处时逐渐模糊难以分开。
(8)运动视差:当观察者横向移动时,会觉得较近的物体在向与其相反的方向移动,且运动较快,较远的物体则向相同方向移动,且运动较慢。
(9)运动**:当观察者向前移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进出物体的流动速度大,远处物体的流动速度小。
(10)光照与阴影:光照条件下,物体会在背光的一面出现阴影,因此阴影反映了相对于光源的位置,由此产生的物体各部分的明暗差异,称为深度知觉的线索。
2.    双眼线索
(1)物体距离眼睛越近,双眼越向鼻侧聚拢,眼部肌肉信息传递给大脑的信息被用来作为深度知觉的线索。
(2)人的两只眼睛相距约6.50厘米,物体投射在两眼上的视网膜像略有差异,大脑皮层能将这两个有略有差异的视像整合为一个立体图像。
(四)方位知觉
1. 视觉定位
2. 听觉定位
(1)单耳线索
(2)双耳线索(时间差、强度差、相位差)
(五)时间知觉
1.对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
2.依据:
1)自然界的周期现象
2)生理节律
3)周期性的社会活动
4)借助于计时工具
3.影响因素
1)感觉通道的性质
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3)兴趣和情绪
(六)运动知觉
1.对环境中所见物体是否移动,以及对该物体移动快慢、方向等所作的解释与判断。
2.真动知觉
物体按照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的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觉即真动知觉。
3.似动知觉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七)错觉: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产生的某种固定倾向的歪曲知觉。

作者: 凡尘荼靡    时间: 2017-4-2 13:00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