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56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会热点] “毕节之殇”的心理学解释

[复制链接]

439

主题

925

帖子

9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28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09:5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喵呜 于 2015-6-16 10:00 编辑

       这四个孩子的状态,就叫 “被遗弃”。在人生的幼年,他们缺乏这个阶段应有的爱和庇护,缺乏安全感,因而烦乱、迷茫、恐惧、忧愁;渐渐的,感情枯竭了,心成一片死灰。本应是快乐的人生旅程,却成了苦难的地狱

       在我看来,毕节四个孩子服农药自杀,是比三年前五名儿童殒命垃圾桶更为沉痛的悲剧。原因是,五名儿童躲在垃圾桶里烤火,是为了在严寒的冬天寻找温暖,他们是向生而死;而四个儿童服农药自杀,则体现了对生命的绝望。

       求生是人的本能,更何况孩子。本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华,却对生命如此决绝,不给自己留一点余地。我不知道他们做出这个选择,是否经过讨论?是一时冲动,还是长期积郁的苦痛的爆发?我无法想像他们是以什么样的心境,相伴步入最后的历程;在这个炎炎夏日,获悉这样的消息,我感到彻骨的寒冷。

       最初,和多数人一样,我也认为这四个孩子死于贫困。随着事实的逐步展开,人们知道他们家并非赤贫。他们家的房子还比较新,价值约20万元;家里有存款,还有粮食和腊肉。他们在村里也并非孤立无援,乡干部、乡邻、老师曾上门探望。

       比较特别的是他们的家庭。父亲长期在外打工,不和家人联系;夫妻关系不和,经常打架,后妻子跟别人跑了;而此前,孩子母亲也曾多次“狠打”孩子。孩子出事后,乡人给父亲打了100多次电话,也联系不上;孩子的爷爷奶奶早就去世,姥姥和姥爷虽然在这个村子,几乎从不来看孩子。——很明显,这是一个缺乏爱、缺乏温情的家庭。

       所以,我更愿意从儿童心理的角度,来理解这个悲剧。

       在人类文明与日进步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儿童心理发展对于人生的作用。可以说,人的一生,在孩童时期大体已经注定了。

       心理学家把儿童的认知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充满艰辛,不可轻忽。

       比如,从出生到2岁,是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母爱是中心环节,孩子易和母亲形成情感依赖,仿佛一种共生状态。孩子饥饿,需要妈妈哺乳;孩子受惊、孤独,需要妈妈拥抱。在这个阶段,如果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他会觉得生长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长大后会性格开朗,自信并信任别人。相反,如果上述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会有不安全感和恐慌感,害怕被遗弃;拼命要寻找一个依赖对象;不能相信任何人。在此后的人生阶段,他将花费巨大的努力,来克服沉重的自卑心理。

       再往后,儿童认知还可再细分为四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相应也会有不同的性格养成。是健康人格还是有心理障碍,分水岭即在于此。

       从新闻报道得知,这四个孩子,只有老大出生在老家,其余三个都是父母在外打工期间所生。随后孩子就扔在家里,任其自生自灭。据村民介绍,四个孩子都很内向,基本不与村里其他孩子玩耍,平时在家都关着门,大家不知道他们的生活状况。

       所以,我初步认为,这四个孩子的自杀,主因在他们的原生家庭。即他们成长过程中爱的匮乏,和父母对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冷漠。尽管这四个孩子少和其他孩子来往,但他们在潜意识里,必定会和其他正常家庭的孩子作对比,这更让他们感觉到内心的孤独与凄凉,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几乎如影随形。

       我无意于简单地责怪孩子的父母,他们对家庭、对孩子如此冷漠,表明他们自身也存在着相应的心理问题。也许这和他们的生存环境、和农村的凋敝、和其内心价值观的崩塌相关。这一切,又是社会问题。于是,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就这样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从经济上说,这四个孩子的家庭,也许不是最贫困的。但从感情和精神上衡量,这个家庭可谓“赤贫”。严格地说,这四个孩子的状态,就叫 “被遗弃”。在人生的幼年,他们缺乏这个阶段应有的爱和庇护,缺乏安全感,因而烦乱、迷茫、恐惧、忧愁;渐渐的,感情枯竭了,心成一片死灰。本应是快乐的人生旅程,却成了苦难的地狱。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这就是死于生之无趣。■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

帖子

5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8
QQ
沙发
发表于 2015-6-18 16:03: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四个小孩就这样走了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051

帖子

19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93
QQ
板凳
发表于 2015-6-18 17:18: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东营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这就是死于生之无趣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9

主题

925

帖子

9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28
QQ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10:26: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我们能做的太少了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2307

帖子

549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90
QQ
5#
发表于 2015-6-20 01:34: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
在人生的幼年,他们缺乏这个阶段应有的爱和庇护,缺乏安全感,因而烦乱、迷茫、恐惧、忧愁;渐渐的,感情枯竭了,心成一片死灰。{:soso_e167:}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9

主题

925

帖子

9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28
QQ
6#
 楼主| 发表于 2015-6-23 10:40: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这种沉重的代价,转由孩子们来承担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