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4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源分享] 松弛疗法(二)

[复制链接]

196

主题

309

帖子

102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23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3:57: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4自我松弛疗法

  自我松弛疗法是一种在心理医生指导下,主要由病人自己控制的治疗方法,其核心是通过各种固定的程式,经过长期反复的,使全身发生条件反射性松弛反应,从而对抗多种病理性的心身紧张症状。自我松弛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身疾病和心理疾病方面,它简单、方便、经济,容易被病人接受。近年来,出现了一种简单的松弛反应技术。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主要掌握这样几个要点:

  1.安静的环境和轻装静坐闭目;

  2.杂念和保持深慢呼吸;

  3.放松全身每一部分肌肉。

  有的时候,病人也可以利用想象来促进全身放松。这实际上是一类自我暗示放松过程。这种情况,病人所处环境、体位、入静、放松次序均与上述放松训练类似。在顺序放松全身的同时,病人结合开展活动亦有效果。

  自我松弛疗法对付焦虑症有很好的效果,因为焦虑会导致人体肌肉紧张,通过放松肌肉,则可对抗焦虑。放松的方法很多,例如,气功、太极拳和武术等。

  自我松弛疗法不仅适应于心理疾病者,其实我们正常人在很多情况下,也需要自我松弛疗法。例如,紧张的工作,高度集中的操作,过分紧张的人际关系,导致从精神过度紧张、失眠和食欲不振等,可采用松弛疗法。荆州市心理学会心理咨询部曾接待了一位本市某企业的高工,他经常为新产品开发而不分日夜地工作和研究。由于他性格内向及自我调节能力差,长期紧张的工作使他绷紧的神经一下难以松弛,于是他常常失眠、食欲不佳,这不仅影响了他的健康,而且也影响了他工作的效率。心理医生对陪他前来的夫人说,叫她督促丈夫,下班回家注意休息,多听听音乐,有条件有时间时出去度度假,旅游旅游等,其效果是很好的。

  5松弛疗法的理论基础

  人类通过松弛疗法治疗某些疾病已有很长的历史了。我国的气功疗法,印度的瑜珈术,日本的坐禅,以及近代德国斯库尔兹的自我训练法和美国雅克布松的渐进性放松训练等,都是以放松为主要目的的自我控制训练。大量实践表明,这些松弛训练,可以使机体产生生理、生化和心理方面的变化,不但对于一般的精神紧张、神经症有显著的疗效,而且对某些与应激有关的心身疾患也有一定的疗效。

  应激所引起的人体反应是多方面的,不但能引起生理反应,而且也能引起心理反应。前者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肾上腺能反应,表现为交感神经活动加强,肾上腺髓质释放儿茶酚胺增加,而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呼吸加速、肌张力增高等;另一为垂体—肾上腺皮质反应,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大量分泌,ACTH等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活动可以起直接效应,主要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从而引起一系列反应如抑制炎症反应、对抗过敏反应、血糖升高等。心理反应在性质上可分为二类:一类是有利于应激的;另一类是干扰应激能力的,例如过度的焦虑、情绪激动等,由此可引起认知和自我评价的障碍。

  松弛治疗具有良好的抗应激效果。在进入松弛状态时,表现为全身骨骼肌张力下降,呼吸频率和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并有四肢温暖,头脑清醒,心情轻松愉快,全身舒适的感觉。研究证明,松弛状态可使大脑皮层的唤醒水平下降,从而促使动系统功能降低,向营养性系统功能增高。前者的功能是提高交感神经活动,增强骨骼肌张力、增加激素诸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皮质醇等的分泌,提高分解代谢,并使个体处于积极的准备状态(觉醒、警戒、情绪反应和活动增加);而后者的功能是保持能量,提高副交感神经活动包括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皮肤温度升高、增强胃肠运动和分泌功能等,促进合成代谢及有关激素诸如胰岛素和性激素的分泌。目前多数人认为松弛状态是一种促营养性系统的反应,也就是说,松弛状态时,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调节,可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从而达到增进心身健康和防病治病的目的。某些研究还表明,松弛状态不同于催眠状态。是处于一种清醒状态下的低代谢状态。

  在进行放松训练时,有时还会产生一些特殊的感觉,比如抽动、颤动、麻木感、瘙痒感、烧灼感、不平衡感、上浮感、眩晕感以及知觉变化等。也就是出现我国气功中的“得气反应”或在自生训练中所谓的“释放现象”。其原因,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内环境重新组合引起的由交感神经控制向副交感神经控制优势转化的表现。鲁斯则认为这是大脑中储存的异常能量,通过松弛而被释放出来了所谓自我性解放。这些变化也有利于心身功能和神经系统的调整作用。鲁斯还认为应把这种解放用于治疗,也就是通过训练摆脱压抑,或自我性言语化,即边做自我训练,边使其说出心理矛盾而把被压抑的能量化为言语等,以恢复混乱了的大脑自我控制机能。

  大量事实表明,松弛训练确可调整大脑皮层和内脏器官的功能,特别是调整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然而,这种调整的效果仅是根据被训练者主观经历的内部感受,不能用客观标准去衡量,因此就难以确知机体功能失调的情况以及松弛调整的程度,尤其是对于那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病人,很难达到完全的松弛状态。采用放松训练法与生物反馈相结合的训练法,可以改善传统松弛疗法的局限和不足,且可大大加快训练的进程。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