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关于认知治疗的发展( 二 ) [打印本页]

作者: sasha    时间: 2014-6-13 10:27
标题: 关于认知治疗的发展( 二 )
    一般认为,抑郁病人的思维内容是以失落感为特征的,对前途丧失信心,对工作丧失兴趣,并有生理功能的丧失(如性功能、食欲、体重等)、病人往往以“负性认知倾向” 为其认知特征,“他们往往把自己看成是被剥夺了的、失败的或者是有缺陷的人;他们周围的世界充满了荆棘和艰难,几乎没有一丝成功的喜悦;他们的前途没有一点自我满足的希望,只有痛苦和挫折。”这些观念被称为抑郁认知三联征。病人往往在认知范围的大小、内容和本质上都有歪曲,形成的看法往往是固执和消极的。已经有许多实验研究证实并支持认知理论的一些主要论点,如已经证实情绪抑郁和非抑郁病人之间在下列几方面存在差异:对前途的期望、梦的内容、对想象情境的解释、认知功能的问卷调查评分(如自主思维问卷ATQ)。认知指导技术也已经显示对抑郁心境以及消极思维等有心理矫正作用。

  贝克的病理心理学认知模式已经广泛用于对焦虑障碍、恐怖障碍、偏执状态、药物滥用、性功能障碍和神经性厌食的理论分析,所有这些分析都是根据贝克的下述理论假设:在信息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曲解和谬误导致了情绪障碍的发生。

  ②马尔奈和阿恩考夫(1978年)归纳了目前认知学习理论家常用的三个基本观点,对学习认知疗法有重要的意义:

  (1)人们的适应性或适应不良性行为和情感的类型是经过认知过程而产生的;

  (2)这些认知过程可以被一定的“图式”(贝克将不合逻辑的推论称为图式)所激活;

  (3)治疗医师的主要角色既是诊断者又是教育者。即评定适应不良性认知过程,安排一定的学习训练任务、矫正认知、行为和情感的类型。 (季建林 徐俊冕撰 车文博审) 心理治疗手册 认知治疗适于处理哪些问题和疾病?

  认知治疗可以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和心理障碍。其中最主要的是治疗情绪抑郁病人,尤其对于单相抑郁症的成年病人来说是一种有效的短期治疗方法。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报道,认知治疗主要适用于治疗单相抑郁症门诊病人,抑郁病一般经过12周的认知治疗,80%的病人有显著改善,疗效优于用丙咪嗪药物治疗的对照组,随访一年,疗效稳定。另外,爱丁堡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匹兹堡大学的研究组也分别报道了认知治疗可以取得像抗抑郁药物一样的疗效;其中爱丁堡大学的布莱克伯恩(1981)等人报道,将原发性抑郁症病人随机分成药物治疗组、认知治疗组和药物—认知治疗合并治疗组。经过20周的积极治疗,结果发现合并治疗的门诊病人疗效优于其他二组。但对于精神病性抑郁病人,认知治疗可能效果较差。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