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出棋致胜 [打印本页]

作者: 文本文档    时间: 2015-12-27 16:11
标题: 出棋致胜
本帖最后由 文本文档 于 2015-12-30 19:57 编辑

出棋致胜


导演: 爱德华·兹威克
编剧: 斯蒂文·奈特 / 史蒂芬·里维尔 / 克里斯托弗·威尔金森
主演: 莉莉·拉贝 / 列维·施瑞博尔 / 彼得·萨斯加德 / 托比·马奎尔 / 罗宾·薇格特 / 更多...
类型: 剧情 /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4-09-11(多伦多电影节) / 2015-09-25(美国)
片长: 115分钟


影片简介:
    鲍勃·费舍是美国国际象棋界的偶像级人物,他曾于1972年在冰岛首都雷克雅维克举行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挑战赛上,代表美国击败了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苏联的鲍里斯·斯帕斯基(Boris Spassky)。


影评正文:
       假如放在20-30年前,这部电影显然是典型的青春励志传记电影,很可能还应为打败的是我们的盟友前苏联而无法上映。
       本文侧重的重点不是在正剧的剧情、表演和传奇之上,而是在电影前15分钟给到我们的费舍的成长经历上面。
       电影中,男孩费舍的父亲没有出现过,母亲热衷于自己的party,对男主角的内心世界并不敏感甚至是“故意”忽略了,而更加重视自己聚会中的大宴宾客。而费舍在现实世界里找不到人际沟通和关注,就在自己的心理现实——即内心世界里发展自己。专注于国际象棋可以使他不再受到聚会的骚动,不再停滞于无法表达出来的对母亲的不满,而是转移致了,游戏的你死我活的博弈世界,而且从不停止,即便没有棋盘也能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下去。
       不知道大家读到这里有什么样的感受,笔者觉得这个男孩的内心是一片孤寂,“天才”源自于极大的痛苦,可能成人完全不以为然的对孩子精神的“忽略”,妈妈眼里这一点没有衣服上有些芥末,可能明天上学形象会遭到破坏重要。
       想想荣格的成长历史,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我们会发现几乎一样的经历过程。
       本片还有一个名字叫《弃卒》,Fisher名称的翻译叫“费舍”,背后存在一个定义,“天才”是冥冥中悲剧诞生的英雄代名词。

[attach]10926[/attach]


作者: walkthecat    时间: 2015-12-27 18:46
有得下载吗?
作者: crystalxiaoxiao    时间: 2015-12-28 09: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曹志伟    时间: 2015-12-28 17:42
:):):)
作者: 车厘子好好吃    时间: 2016-1-5 15:02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