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 [打印本页]

作者: 司马如花    时间: 2015-11-30 10:48
标题: 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
[摘   要]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一个人以往的成败经验、 他人的示范效应、 社会劝说、 情绪状况和生理唤起四种途径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综合发挥作用。自我效能感影响人的行为选择、 动机性努力、 认知过程以及情感过程。加强自我效能感对于提高工作绩效、 增强工作动机、 改善工作态度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应用

[中图分类号]  B8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5420 (2006) 0120091207

  自我效能感( Self2efficacy)这一概念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77 年首次提出的。在此后将近 30 年的时间里 ,这一概念不仅被心理学界广泛接受 ,引发了大量的基础和实证研究 ,成为成功心理学取向的重要心理变量;而且还日益向组织行为学渗透 ,逐步成为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自我效能感理论在实践领域中的运用效果也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国内外研究证明,自我效能感对于提高工作绩效、 增强工作动机、 改善工作态度都有重要意义。

       一、 自我效能感概念:内涵与特征

       1. 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提出与发展班杜拉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时发现 ,传统学习理论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行为能力和知识的习得过程,或行为发生的动机过程 ,而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行为及行为与动机之间的中介过程则被忽视了。知识和技能是完成行为绩效的必要条件 ,但并不是充分条件。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 ,一些人虽然很清楚应该做什么 ,但在行为表现上却并不理想 ,这是因为内部的自我参照因素调节着知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其中 ,人们如何判断其能力以及这种判断如何影响其动机和行为便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attach]10442[/attach]







作者: 水松    时间: 2021-7-3 15:17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